Browse Source

Merge branch 'The-Run-Philosophy-Organization:main' into main

pull/34/head
HeZudao 4 years ago
committed by GitHub
parent
commit
fcace58253
No known key found for this signature in database GPG Key ID: 4AEE18F83AFDEB23
  1. 8
      CodeOfConduct.md
  2. 1102
      LICENSE
  3. 17
      README.md
  4. 0
      人口问题相关/README.md
  5. 0
      哲学概念/README.md
  6. 0
      新冠疫情相关/新闻/README.md
  7. 0
      新冠疫情相关/自身经历/README.md
  8. 1
      新冠疫情相关/自身经历/example.md
  9. 5
      新冠疫情相关/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/README.md
  10. 5
      新冠疫情相关/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/Readme.md
  11. 6
      润学实例/README.md
  12. 0
      润学实例/会计/README.md
  13. 1
      润学实例/会计/example.md
  14. 2
      润学实例/文科/README.md
  15. 3
      润学实例/文科/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/README.md
  16. 4
      润学实例/计算机/README.md
  17. 1
      润学实例/计算机/example.md
  18. 193
      润学实例/计算机/去美国当程序员V2.5.0.md
  19. 41
      润学实例/计算机/浙大本科美国三本弗罗里达数据工程师.md
  20. 6
      润学感悟/README.md
  21. 2
      润学感悟/Readme.md
  22. 34
      润学感悟/当代互联网大厂的“岁静人”.md
  23. 22
      润学感悟/美丽新世界.md
  24. 0
      润学方法论/前期准备/README.md
  25. 8
      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/2021年人均GDP排名前20的国家的永居申请条件.md
  26. 1
      润学方法论/路线规划/README.md
  27. 2
      润学见证(证词证言)/README.md
  28. 1
      润学见证(证词证言)/Readme.md
  29. 0
      经济问题相关/README.md
  30. 1
      经济问题相关/Readme.md

8
CodeOfConduct.md

@ -0,0 +1,8 @@
# Code Of Conduct
本项目收录的文章需要满足:
1. 原创文章或有转载授权
2. 转载文章需要附上原文作者和链接
3. 润学家相关文章
4. 尽可能保证时效性和真实性

1102
LICENSE

File diff suppressed because it is too large

17
README.md

@ -1,14 +1,23 @@
# run
润学全球官方指定GITHUB,整理润学宗旨、纲领、理论和各类润之实例
# 润学
请从阅读 [润学纲领](润学纲领.md) 开始
> 润学全球官方指定GITHUB,整理润学宗旨、纲领、理论和各类润之实例
[![Telegram](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Telegram-润学-%232CA5E0?style=flat-square&logo=telegram)](https://t.me/RunOutForLife)
[![Discord](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Discord-润学-%235865F2?style=flat-square&logo=discord)](https://t.co/TmLbFbNkUy)
请从阅读 [润学纲领](润学纲领) 开始
或者查看 [润学感悟](润学感悟)。
哲学概念将会被分类整理到 [哲学概念](哲学概念)内
哲学概念将会被分类整理到 [哲学概念](哲学概念)
方法论中,可以移步 [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](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)
美国签证顺序和常见问题:[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/美国](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/美国)
博君一笑,可以访问 [咱们赢麻了知名言论合集](张维为陈平曹丰泽等知名言论收集)
## 鸣谢
[![](https://opencollective.com/run/contributors.svg?width=890)](https://github.com/The-Run-Philosophy-Organization/run/graphs/contributors)

0
人口问题相关/Readme.md → 人口问题相关/README.md

0
哲学概念/Readme.md → 哲学概念/README.md

0
新冠疫情相关/新闻/example.md → 新冠疫情相关/新闻/README.md

0
润学方法论/前期准备/example.md → 新冠疫情相关/自身经历/README.md

1
新冠疫情相关/自身经历/example.md

@ -1 +0,0 @@
H

5
新冠疫情相关/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/README.md

@ -0,0 +1,5 @@
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:
![韦桂国](中国网信证券公司副总裁韦桂国.jpg)
![郎咸平母亲](郎咸平母亲.jpg)

5
新冠疫情相关/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/Readme.md

@ -1,5 +0,0 @@
记录在案的次生伤害:
[韦桂国](中国网信证券公司副总裁韦桂国.jpg)
[郎咸平母亲](郎咸平母亲.jpg)

6
润学实例/README.md

@ -0,0 +1,6 @@
[文科](文科)
[计算机](计算机)
[会计](会计)

0
润学方法论/路线规划/example.md → 润学实例/会计/README.md

1
润学实例/会计/example.md

@ -1 +0,0 @@
hello world

2
润学实例/文科/README.md

@ -0,0 +1,2 @@
[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](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)

3
润学实例/文科/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/README.md

@ -0,0 +1,3 @@
![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1](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1.jpg)
![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2](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2.jpg)

4
润学实例/计算机/README.md

@ -0,0 +1,4 @@
[去美国当程序员V2.5.0 by 冷锋吴京](去美国当程序员V2.5.0.md)
[浙大本科润美国三本弗罗里达数据工程师](浙大本科美国三本弗罗里达数据工程师.md)

1
润学实例/计算机/example.md

@ -1 +0,0 @@
hello world

193
润学实例/计算机/去美国当程序员V2.5.0.md

@ -0,0 +1,193 @@
开个坑,慢慢填,大家有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。
# 前言
写本文的初衷,是因为我从决定留学到找工作,过去这几年来一直受到网上的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。有许多网友无私的分享他们的托福考试经验、申请经验、转专业学习的经验、美国大公司的面试经验等。现在我也把这条路走通了,在硅谷当上了一名程序员,所以也希望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文章,不能保证100%正确。
本人不实名、不建群、不是中介、不约炮、不在知乎上交线下的朋友、不靠知乎赚钱,上知乎纯粹找乐子。本文仅供参考,你的人生请你自己负责。
# 如何给自己树立Run的自信
对于Run,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自信心的建立,Run去丑国了,我到底能不能找到程序员的工作,我到底能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?
如果需要一个很普适性的回答,那我说:
高考成绩能考上全省前20%,大学能正常过英语4、6级的人,只要肯努力,是完全可以在国外找到一份程序员的工作的。
不要小看这前20%,在很多高考大省,前20%最多也就是个二本的学历。
我当年树立自己自信的方法很简单,就是找本科和我差不多条件的校友,或者差不多学校的校友,看学长学姐们毕业的前景。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开LinkedIn,搜索毕业校友们所在的公司。但是请注意,还有很多人没有注册过LinkedIn或者LinkedIn匿名了,所以应该在此数据的基础上乘以1.5倍。
我就不用清北华五C9这种学校了,下面举简单的几个例子:
## 普通985,华中科技大学:
作为中流985高校,华科在美国的校友有8400+人,Google有260个校友之多。FAANG加起来恐怕有2到3千人。
## 普通211,南京理工大学:
作为一个普通211,南京理工大学美国校友有1400+人。几大著名大厂都有为数不少的校友在工作。
## 双非一本,上海海事大学:
作为双飞一本,上海海事在美国的校友还是有700+人,可以看到亚马逊、微软、Facebook都有上海海事大学的校友。
总的来说,树立好run的自信,要相信run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,总是可以成功的。
为什么要去留学读硕士
解释一下下面两个名词:
OPT: 选择性实习训练(英语: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)是就读于美国高等院校(本科或研究生)、持有F-1签证的国际学生的一种工作许可,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允许学生以学生身份在其学业相关专业工作1年的时间。有美国学位的都有12个月OPT,STEM(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相关专业)专业、公司e-verify,可延期到36个月。
H1B:H-1B签证是美国签发给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,属于非移民签证,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。 只有雇主才能给员工办。自从2012年以后,美国经济好、工作容易找,H1B需要通过抽签才有,学历高者得到概率更高,STEM专业因为OPT有36个月,所以有多次抽签机会,拿不到的概率非常低。已申请绿卡的H1b,满6年后可以延期一年或者三年,可以无限次延期,不存在6年必须离境的规定。但是H1B一旦失业后,不能在2个月内找到下家则基本需要离境。持有H1B签证在不同公司间可以跳槽,不需要占用新名额,transfer后随时开始工作。
所以留学的目的很简单,一是拿到一个美国的学位,二就是通过这个学位让你获得36个月的OPT可以合法在美国就业,有了OPT以后,美国大公司才愿意雇佣你,并帮你抽H1B、办绿卡进行一系列的流程。
美国大学很多,对于这种以就业、而并非科研为导向的硕士项目,发放录取通知书都还挺慷慨的。毕竟国际学生能给学校带来大量收入。并且硕士项目只需一年至两年,即使单位学分的收费再高,由于学制有限,总费用也并非高到国内普通家庭难以承担。
留学读硕士的花费大概多少钱
以下是本人的花费:
英语学习:新东方学托福 2400RMB + 2次托福考试 4000RMB + 新东方学GRE 3000RMB + 3次GRE考试6000RMB = 16000 RMB。
中介及申请费用:当时找了中介,花费5W RMB,非常不推荐,还有一些学校的申请费用,每所学校大概几十到100美金不等,总计算为55000 RMB。
留学学费及生活费:在洛杉矶生活成本很高,个人留学2年的学费+生活费大概花费了65W RMB左右,其中包括了花费1W美元买了辆二手凯美瑞
# 如何准备英语考试(托福、GRE)
我没考过雅思,只考过托福和GRE,强烈建议所有想Run的同学,无论你有没有机会,先做一次托福考试,网上有很多托福题库,说再多要不要run,还不如来做一遍题目。
### 如何准备托福,知乎有很多介绍: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7244993
说我觉得的重点:
考托福就2个最重要的,背单词 + 练习听力。
背单词很简单,你单词都不懂怎么做下去,所以花时间刻苦背单词就好,应该问题不大。
练习听力,因为托福听力、口语、作文都和听力有关,所以可想而知听力在托福里面多重要。
练习听力最好的一个方法,就是听写。具体就是你把托福的听力材料找来,一句一句听写,如果觉得很难听不懂,先从0.5倍速开始,然后慢慢加速,如果最终你能1.5倍速完成托福听力的听写,那你已经出师了。
托福考试就是一个过线考试,也就是过了学校的分数线就OK了。
说到GRE,GRE不是国内的高考,也不是国内的考研,GRE在申请过程中的作用的锦上添花,而绝非雪中送碳。如果你本科学校不好,本科GPA不高,没有什么出彩的,那你往死里刷GRE成绩也没有用。
### 如何准备 GRE 考试?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767285
# 本科期间还需要做什么
相比托福和GRE,本科期间最最最最最重要的:
* 保持一个好成绩
* 尽量找实习
* 如果是转专业的同学请先自学一些计算机课程并开始刷题
*
一定一定要好好学习,学习成绩比托福成绩和GRE成绩重要无数倍!
在准备留学申请中,个人认为拿到一个好的学校的录取决定条件如下:
* 本科学校排名:很明显,清北华五,985等高校肯定更容易拿到好学校的Offer。
* 本科成绩:不用说了,本科GPA越高越好,比如USC这所学校就只看成绩,GPA3.5以下基本没有戏。
* 托福/GRE:当然是越高越好,但是这两个英语成绩没有1、2重要,最近几年很多学校甚至已经不要GRE分数了。
* 论文/项目/竞赛:这种东西有肯定是最好的,但是除非你有顶级期刊的顶级论文,不然对申请没有特别大的帮助。作为转专业的,我个人没有发表过任何论文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项目,数学建模美赛拿过Honorable mention。
* 推荐信:如果你能拿到超级大牛的推荐信,否则推荐信基本上就是走个流程过场。
* 只有学习成绩还不够,必须要找实习
北美不像中国就业只看学校,很多中国留学生去了以后埋头苦学,从大一到研究生毕业,简历上除了成绩,空空如也。
一份好的实习,能帮助你在白纸简历的研究生同学中脱颖而出。
举个例子,当年我同一个研究生学校的同学,我们绩点和课程项目都一样,但是他大三大四都有在国内的阿里实习,所以他研一上学期在找美国的暑假实习的时候,直接拿到了亚马逊、Google和Facebook的实习面试。
通过美国的暑假实习经历,我同学的简历上有2份阿里实习经历+1份美国大厂实习经历,在找全职工作基本上不用担心面试过不了。
自学计算机课程及刷题
知乎上有很多人分享了计算机自学的心得,在这我就不过多提及了。包括CS61B等很著名的课程,尽量看英文原版,提前适应英语教学。
刷题,那就是去做Leetcode,既然想在美国找工作,那就切换成英文版开始做。
如何选校及定位
个人非常不建议找中介。你都决定要出国了,如果这一点信息收集能力都没有,那还是算了。
首先就是去各个学校的官网找项目,举个例子,因为NEU非常火,我们就去NEU官网看一下转专业CS Align的项目:
官网上详细的列出了这个项目要修一些什么必修课和选修课,并且也列出了毕业要求:
36-44 total semester hours required
Minimum 3.000 GPA required
美帝大学的官网基本上制作的还是有水平的,每个项目基本上介绍都很全。
说到定位自己,具体的办法有好几种,比如去一亩三分地论坛上看往年录取的结果。我个人还喜欢另一个方法,就是去LinkedIn上找自己本科的学长,还有自己想去上的硕士学校的学长。
还是用我最喜欢的例子,华中科技大学 + 南加大,一个稍微好一点的985做题家组合:
根据Linkedin筛选了以后,我可以看到这个组合第一页给了我好多Google/Amazon/Facebook的员工,所以你需要做的,就是去LinkedIn上面勾搭以下学长,看看他们以往的成绩能申请上一个什么样的学校。
美帝申请比考研的好处就是一次可以申请多个学校,再决定去不去。当年我申请了8所学校,拿到了4所录取。从以我个人能力要冲刺的UCLA/CMU,到保底的Top 100以后的学校,总有一所学校会录取你的。
评论区请不要再问我你二本三本大专能不能润了,都能润,没什么不能润的。关键是,你有没有好好学习?有没有下定决心去润?
# Run到美帝 & 最大化利用Master的2年时间
恭喜你拿到了offer入学,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硕士的一年半到两年时间,抓紧找工作。
硕士期间保持一个好GPA
努力学习即可。和国内的唯一的区别是教学语言变为英文。此阶段除了专业课,还需迅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,为求职面试做准备。
刷Leetcode
继续花时间刷题,毕竟面试是做Leetcode,可以和同学之间互相用英语进行Mock Interview,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讲题水平。
研一利用CPT找实习
课程实习训练(英语: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, CPT)是美国给予持有F-1签证、就读于高等院校的国际学生的临时就业许可。通过CPT你可以暑假进行实习。
为什么叫你大四本科的时候就要开始刷Leetcode呢,就是因为研究生一入学的9月和10月份,你就要为第一年暑假的实习做准备,所以如果你本科有好好练习英语 + 刷Leetcode,你那个时候已经比同龄的同学优秀很多了,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拿到实习面试,你就比同龄人强很多了。
研二利用OPT找全职工作
对于STEM理工科毕业的学生,可以合法使用OPT在美国工作三年。
第一个坑:OPT 的政策可能有变(问题不大,最近最大的政策改变就是申请费用上涨了)。
第二个坑:能否在 OPT 规定的期限内找到工作,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难的点。职位空缺的数量取决于经济大环境,如果赶上金融危机,比如疫情等因素,恐怕会有困难。但是有一说一,我见过凡是铁了心要留在美国工作的,通过小公司,ICC,外包Contractor等就业方式,最后都留了下来。
# 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
找工作,最重要的是实力 + 运气,当然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运气都是起辅助作用。
找工作的组成分成两部,拿到面试 + 通过面试,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很多应届生有一个误区,一直刷题刷题刷题,但是自己的简历实在不怎么样,就算把题做过几千遍几万遍,拿不到面试又有什么用呢?
拿到面试
应届生,拿到面试其实往往是比较难的,尤其美国不像国内看学校排名看得很厉害,且美国真正校招的公司大部分都是FLAG大厂。所以作为一个应届生,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简历弄得好看,弄得与众不同。尤其是CMU、USC、NEU这类招计算机学生超级多的学校,每年有几百个计算机的学生,如果你只有一个这些学校的学位,简历方面烂得一塌糊涂,那就真的没办法了。
提高自己简历的方法有很多种,下面举几个例子:
GPA 4.0:别听别人说成绩不重要,能力重要这样的鬼话。在你没有其他出彩的地方的时候,成绩就是最重要的。
大厂实习:一段大厂实习在简历上很加分,找不到FAANG的实习也要尽量找小公司的实习。
除了学校本身的课程Project以外的项目:美国有很多在线Mooc学习平台,建议你继续在Udacity、Udemy和Coursera上课,并把一些Project写在你的简历中充实一下。
先去小公司(或者外包公司),再跳槽去大公司:很多学生思维的人钻牛角尖,非FAANG/FLAG不去,然后直到毕业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,一直刷题刷题刷题,最后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其实在美国找工作,很看过去工作经历的。我本人也是通过了一年ICC的经历然后拿到了Amazon、Google等大公司的面试,加上前期硕士期间刷题比较不错,就直接通过了大厂面试。
通过面试
没什么好说的,对于找一个以找General Software Engineer工作为目标的人来说,就是刷题。
虽然Leetcode已经到了2000多题的规模,但是肯定个人经历有限。我个人的建议是Leetcode前600题刷透,大部分公司基本上考的也是原题。实在做不出来背题就好。
可以购买一下《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》这本书,里面归纳总结得相当不错。但是除此之外还是要刷题。
当然,亚马逊为首的公司除了刷题以外还会问很多Behavior Question,类似国内的HR面试环节,比如说举一个例子“你不同意经理的时候你会怎么做?”,“Deadline来了但是你工作还没有做完怎么办?”之类的问题。这种问题我觉得不难,就好好把英语口语练好,同时面试之前想几个以前自己工作中的例子,写下来然后背就好了。
# 工作几年的收获
我工作第一年在印度外包公司(ICC)的年薪只有6W美金,没有年终奖。
第二年跳槽去了硅谷一家大厂,拿到了E3/L3的级别(和应届生一样的级别),年薪变成了16万美元(12万美元的底薪+3万美元股票+1万美元年终奖)。第三年半的时候升级到了L4/E4。
今年工作四年半了以后,跳槽去了一家比较不错的独角兽,还是L4/E4的级别,年薪算上股票(还未上市,按估值)大概在35万美金左右。
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,硕士毕业工作4年半的等级也就是普通的L4/E4。很多我的同龄人已经升到L5/E5(Senior)级别,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当经理(L6/E6),手下开始带人。
我也不是那么爱卷的人,对自己的成就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。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,个人觉得工作几年薪资待遇和工作内容我都很满意。重要的是,这三份工作基本上每周的工作时间都是35到40小时,基本没有遇到加班的情况(有时候有,一年不超过5天)。
# 如果家里没有钱读硕士怎么Run?
如果家里不太能够支持硕士留学,那还有一些方法跑路。以下信息主要收集自各大网站和周围一些人的经历,不保证信息100%的完全准确。
* 直接投公司的海外分部。据我所知,Google、微软、Facebook这样的企业每年会在国内的清北这种级别的学校进行海外分部校招。社招部分,Google、微软、亚马逊会直接从国内招加拿大的岗位,Facebook会招新加坡的岗位。还有一些公司,比如shopee的母公司SE也常年会在国内招新加坡的岗位。缺点就是这些招聘都是不定期的。
* 出国读博。读博基本上都是学校包所有的学费,根据你做TA或者RA,好像UCLA的博士一个月生活费是1800到3000美金左右,我自己没有读过博士,对该信息不太确定。
* 入职大公司的国内分部再转海外组。加入微软、Google、亚马逊等国内有分部的外企,再通过外企的内部面试,transfer到你想去的国家所对应的组,一般这些外企内部都专门设立签证/移民部分,会和专业的移民律师就行合作,所以基本上个人不用担心身份问题。但是缺点是内部转组使用的是L1签证,无法跳槽。

41
润学实例/计算机/浙大本科美国三本弗罗里达数据工程师.md

@ -0,0 +1,41 @@
勃勃的经历或许难以效仿,本人(普通人)的经历可供参考。
第一步:国内本科
第二步:大二考语言
第三步:大三考语言
第四步:大四申请学校,家境优渥选贵的,名气大的,家境普通选州立
第五步:润
第六步:美国研究生学习第一年,适应环境,精进技术,寻找实习,拿到ssn(ssn可以通过实习,学校打工,学校餐馆打工等等取得,虽然ssn对你的移民之路没有任何帮助,但相信我,拿到ssn的一刻一种归属感便油然而生。)
第七步:准备研究生毕业,投简历找全职,疯狂投,明确找工作是个概率问题,概率不变,增加实验次数必然会得到增加命中概率
第八步:工作一年,抽h1,商量绿卡
第九步:工作,抽h1,办绿卡
第九步半:抽h1不顺利怎么办:婚姻绿卡,Day 1 CPT,外派等来年继续抽签。本人较倾向于选择Day 1 CPT,这里有关于Day 1 CPT的一切:https://www.1point3acres.com/bbs/forum-434-1.html
(除了婚绿,其他所有方法目标只有一个,来年继续抽签,直到抽中为止。广大润友有一句话,想要留美,什么方法都有,必定可以留下来。用你精进的技术打动你的领导吧!)
第十步:精进技术,跳槽,拿绿卡,买房,结婚生子,后院种树。
基本到后院种树这个水平,我们可以宣告:润,已经成功了!你,从此就站起来了!你,从此就可以躺下去了!
作为一个家境较差,天赋一般,毫无背景,毫无人脉的普通人,目前走到第九步,亲身证明上述过程毫无难度,只有去做和不去做的区别。去做了,就能做到,就能润。
>我是金猪Ethan,欢迎大家关注我的
>
>知乎账号: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goldenpigethanhu1
>
>推特账号: @EthanHu95747418
>
>小红书账号:293391047
>
>快手账号:853361966
>
>一起学习,一起成长,一起润。

6
润学感悟/README.md

@ -0,0 +1,6 @@
[我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留在国内](我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留在国内.md)
[当代互联网大厂的“岁静人”](当代互联网大厂的“岁静人”.md)
[美丽新世界](美丽新世界.md)

2
润学感悟/Readme.md

@ -1,2 +0,0 @@
[我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留在国内](我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留在国内.md)

34
润学感悟/当代互联网大厂的“岁静人”.md

@ -0,0 +1,34 @@
作者:[立党](https://twitter.com/lidangzzz),[原文](https://lidang.medium.com/%E5%BD%93%E4%BB%A3%E4%BA%92%E8%81%94%E7%BD%91%E5%A4%A7%E5%8E%82%E7%9A%84-%E5%B2%81%E9%9D%99%E4%BA%BA-53e29e326562)
我其实不理解当代互联网大厂岁静人的逻辑。
你是名校Computer Science科班毕业,有一个体面的大厂工作,有一个喜欢的技术社区,一群人一起因为热爱贡献一个项目,每天写博客、看文档、读论文,学习新知识,收入不低,可以随便买PS5、游戏本、显卡、苹果全家桶,随时旅游,努努力可以攒下一套房首付,可以每周请女朋友吃两顿大餐,可以在最好的年纪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。
你觉得宏大叙事都是网络闲人嘴边的狗屎、键盘上的唾沫星子,而自己在大厂富足的岁静小日子是永恒的美好。
是不是真的没有想到,铁拳可能距离自己非常近?
比如你在华为海思做neural network的inference,跟各家比速度,然后自家CFO转手卖伊朗一批货,美国一波制裁带走,自己业务就莫名其妙被砍了,虽然没裁员,但是海思都停产了,自己贡献的框架约等于永久死刑,整个团队半死亡状态。
再比如开开心心跳到新东方和学而思,manager正跟你画饼新教育产品,你还在边听歌边划水糊CRUD,结果一份红头文件从天而降,两家教育公司裁员90%。
再比如中美贸易战时期打得鸡飞狗跳,你作为岁静人毫不关心,甚至想为自家点个赞,结果HFCAA生效,一个个中概股市值蒸发90%,你家公司股东和高管绷不住了,每年只裁一个部门,今年所有部门都要裁掉人头。
再比如蚂蚁金服、滴滴纷纷遭受证监会铁拳,file IPO前后各种被下死手,财经大V们疯狂科普这事儿的严重性,你心想“是他们不听话,我司无忧”,甚至听了“滴滴泄露国家机密”这种谣言还跟风听信,一起上去踩两脚。结局就是你司也成了下一个“永久pre-IPO”的公司。
再比如你司是AI四小蛆,你司在某省注册公司,做一些不可言明的业务,你知道在道义上说不过去,但你就是个pytorch调参侠,你写好pipeline就好了,你甚至还帮我司维护开源repo,心想“公司是丑的,但我们组是有开源情怀的” — — 结果特朗普看了相关公司信息后一波铁拳,你收入大包裹里的1/3的option直接蒸发了。
再比如你司啥也没做,就是个纯技术向的startup,整个公司都是一个纯纯大写的岁静,信仰开源并热爱贡献着,但是你司是中国公司,花人民币,卖中国产品,雇中国人。结果上述发生后,中概股一夜蒸发10万亿,资本退出被铁拳监管砸死退路,VC和基金们疯狂逃离中国大陆。你司发现明明那么热爱技术的一群人,下一轮却再也融不到资了。
再比如你上面哪种都不是,你就是个大厂核心部门的码农,稳定升级且永不裁员,你是中国最核心大厂的最核心印钞机部门的核心infra维护组,你过着回到开头的生活,用着苹果全家桶,跟女朋友吃着大餐,在上海或者深圳租房并即将加满杠杆买房结婚,你不关心Omicron在bioxiv上的数据、不关心mRNA疫苗和paxlovid的效果、不关心连花清瘟骗局和“远远不够”的科兴国药疫苗 — — 结果封城了,你连肉都吃不到,每天用居委会的一点点蔬菜熬粥喝,测阳性后被拉到某“方舱医院”里睡板床。
你买了燕郊的房子,想刚需上车,结果燕郊房价暴雷;
你老家土地财政崩盘,你两耳部门,结果转手你爸跟你说,家里投资了100万的高利率城投债;
你在中国临床三期外包医药血汗工厂当人肉干电池,天天看拜登的乐子,结果人家开始打第四针mRNA疫苗,你这儿还论证“只有两针灭活+一针mRNA才能群体免疫”;
你帮小公司老板做智能硬件走外贸订单,2021年刚刚集体唱完“风景这边独好”,结果2022年4月份已经发不出货了,老板连订单都不敢接;
你在大厂收入花不完,每个月剩下的钱想定期投资,就开个账户无脑买A股,结果人家10年前就说“A股是国企割散户韭菜、中国没有监管正常的股市,每家公司都是资本骗局的帮凶”这个道理,你却偏要硬买并信仰茅台和宁德时代,结果亏得连首付都没了。
你是技术人、开源人、互联网人、大厂人 — — 但你看看你和周围人发生的一切,你真的认真思考一下,你他妈可能是永恒美好、遗世独立的岁静人吗?

22
润学感悟/美丽新世界.md

@ -0,0 +1,22 @@
# 成都往事
### 《美丽新世界》
​ 那时我还在倪家桥租房住,每天去上班都会路过成都美领事馆。早上在小区门口买两个叉烧包,边走边吃刚好可以在地铁口丢塑料袋。美领馆那条街常备武警、特警、和民警,正对面的小巷就是派出所。曾经我用高德地图找电脑维修店,导航到了有领事馆后门的小巷,那条街的店早就关门了,一堆特警和零星的民警看着我,盯着手机从外面走进来再走出去,用目光预判我的行动轨迹,虽然我没有案底,也没有阴谋诡计,天也不热,但我出汗了。
​ 那天在路上吃完了第一个包子,快到领馆外墙的时候,几个穿深绿制服的人从我身边跑过。行进的人流在前方自动绕开了一个圈,待我靠近的时候这个圈越来越大,已经占据了四车道。一个穿着有些阑珊的老年妇女提着一个蓝色的编织袋,另一只手舞着一踏传单,地上有很多刚撒的纸,旁边的武警已经从防暴车里拿出叉叉。她嘴里还在不停的叫骂,我只听到了"共产党"三个字,几个人赶紧上来把她压在了地上。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个场景,在地铁到站前把刚才见到的发了条微博。
​ 平日里骚扰、广告电话特别多,不是我认识的人我一般是不接的,但那天特别多,两个号码给我打了好几次。心想这推销还挺有毅力,直到我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。她说有个电话说他是警察,给我打电话打不通,还说出了我现在在哪栋大厦和其他信息,叫我过去一趟。我听到就明白是那天的事情了,但当天我的微博就被删除了。只能先骗我妈说是诈骗电话,然后试着给未接来电回拨了过去。他让我明天去派出所找他,需要我做证人。
第二天请了个假,去了领馆对面小巷的派出所。"我找X警官"昨天电话里说的,然后有人带我穿过了大厅到了后院的一个房间,我面前的桌子上有一个牛皮纸档案袋,上面印刷的是成都市公安局刑事什么东西,他妈的有点紧张了。理智告诉我这东西应该不属于我,但还是有点慌,就像那天去小巷找电脑店。
​ 过了一会电话里的人来了,打开了电脑一边问我一边录口供。"你知道为什么找你来吗?" "呃 昨天电话里说叫我来做人证" "嗯 但你是不是发过一条微博" "啊 是 但当天就删了" "我们删的,你为什么要发" "啊... 那天 我路过去地铁 看到了,就" "看到了就发 你知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" "但我没有造谣也没编呃" "是 现在中美关系这么紧张,你随便说点什么都会给境外的媒体当刀子" "..." 此时已经有点慌了,连连说是。"我看你也是刚从学校出来,上网娱乐休息就看点正能量的 玩游戏 看点帅哥美女都行,不要乱发" 我猛然想起《美丽新世界》,想起了为什么会循环,但嘴上还是答应"是 我之前没考虑到这些 没想这么多" 我觉得特虚伪。
完成了大局观教育后,他告诉我那个老妇是法轮功,现在需要人证指认;让我去看电脑屏幕,有两排年纪差不多各不相同的老妇,让我指出哪一个是那天的人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教育当时已经有点懵了,加上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,凭感觉指了一个,"是这个"。我盯着屏幕听着后背传来的深深吸气声,在仅有两人的办公室格外清晰。"你再想想看",我知道我指错了,但朋克精神不合时宜地在朋克青年身上发作:"我记得就是这个"。又是吸气声。"你想想是不是这个" 鼠标在一个人头周围转圈,"啊 是 对对 是这个,我记不太清了"。我总能从魔幻的事里获得快感。
打印机打出了笔录,要写一些个人信息,按手印,抄几遍"以上笔录我看过,和我说的相符"。
​ 正抄着,进来了另一个警察,拿着一本来自老妇的小本本,开心地戏谑起其内容,整个办公室洋溢着欢乐的气氛,我一边抄一边乐。填完表按完手印,被叮嘱了大局观和正能量,我就获准离开了。走出了大门,轻松了不少。骨骼的布氏硬度大于HB140,夏天的温度是32度;而我走在小巷觉得腿特别软,特别冷。
​ 坐在地铁上,脑子里挥之不去的《美丽新世界》;打开B站,首页推荐的是《不要笑挑战》。
yellocine
2020年09月28日

0
润学实例/文科/Readme.md → 润学方法论/前期准备/README.md

8
润学方法论/各国选择/2021年人均GDP排名前20的国家的永居申请条件.md

@ -35,7 +35,11 @@
***
14. 奥地利(人均GDP 5.8万美元)<img 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d4af48d4d14da10dacc0939b6262d1f4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1190" data-rawheight="538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ac8165df11be448ead218e7cfcb0a389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119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v2-d4af48d4d14da10dacc0939b6262d1f4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解读一下:不间断、合法的居住在奥地利五年,稳定工作或自雇(就是让你持续交税啦),无犯罪、德语达到B1. 个人点评:对咱中国人而言,拿奥地利PR的难度也就是德语了。<img 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30fe66b5a17de556a89530a6e9e88247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1012" data-rawheight="272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868ce249e4ab18342f1f8aa48133567f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1012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30fe66b5a17de556a89530a6e9e88247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留学成本:3千到2万3千欧,也就是人民币在2万~16万(看起来还行啊)。特别注明:奥地利是有岗位制读博的国家,他们的岗位制博士生的工资不低的(一般为2900欧),甚至有的课题组还给年终奖。<img 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7eec7a6911112242fcfe7487d807e56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95" data-rawheight="283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d6723328f0e89e58cb0bbf6bf02b7550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95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7eec7a6911112242fcfe7487d807e566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生活成本:留学生在奥地利一个月大概花1000欧,听起来很好啊。
***
15. 德国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a7503c790123dedbc9c46c7a506367c3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10" data-rawheight="624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f942076b69ec6ed9ab79cbca1eebbd89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1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a7503c790123dedbc9c46c7a506367c3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德国的永居条件,列得挺多,但你细细看,好像并不是很难,有些材料,你按它要求好好做就行了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904e2e9520403d9ba55399aaaa5faa5c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94" data-rawheight="332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d0893e546f204450dd9cc4b20b27468d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94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904e2e9520403d9ba55399aaaa5faa5c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德国是不收学费的(大部分州都是)。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136436a7d84f32c8ef2209bd9ed8b91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1006" data-rawheight="233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13ac258b4f78367226c86e0d98b1cb35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1006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136436a7d84f32c8ef2209bd9ed8b916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留学生在德国一般每月花850欧(人民币限行汇率下是6000块不到,很可以啊)。
15. 德国
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a7503c790123dedbc9c46c7a506367c3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10" data-rawheight="624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f942076b69ec6ed9ab79cbca1eebbd89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1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a7503c790123dedbc9c46c7a506367c3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
德国的永居条件,列得挺多,但你细细看,好像并不是很难,有些材料,你按它要求好好做就行了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904e2e9520403d9ba55399aaaa5faa5c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94" data-rawheight="332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d0893e546f204450dd9cc4b20b27468d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94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904e2e9520403d9ba55399aaaa5faa5c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德国是不收学费的(大部分州都是)。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136436a7d84f32c8ef2209bd9ed8b91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1006" data-rawheight="233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13ac258b4f78367226c86e0d98b1cb35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1006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136436a7d84f32c8ef2209bd9ed8b916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留学生在德国一般每月花850欧(人民币限行汇率下是6000块不到,很可以啊)。
***
16. 瑞典(5.55万美元的人均GDP)本人在瑞典,所以比较熟,总体瑞典在缩进,目前的要求是:过去的7年中在瑞典工作超过4年财力上可以支持自己和家人在审核你的材料时,你的劳动合同的剩余时间大于18个月。学费:瑞典的学费大概8万克朗每年,不同专业、不同学校略有出入。生活费:这个差距很大,非常看你住的房子以及你的生活方式,我个人居住在哥德堡的学生宿舍(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一储物间),自己做饭,夫妻二人在哥德堡一年总体不超过15万RMB。其实还可以更省,但是生活品质要保证。
***
@ -45,4 +49,4 @@
***
19. 芬兰(人均GDP 5.2万美元)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4cce17f4fbe71298780b033f1aec0841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63" data-rawheight="269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18058a29b10b4b743bc24632031b4384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63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4.zhimg.com/v2-4cce17f4fbe71298780b033f1aec0841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连续持有A签证4年即可申请。今年的新法案(特别的彩蛋大礼包):留学生也给type a签证。也就是说读研两年+工作两年,即可申请芬兰永居。<img 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201402d5151ae4d6bd6e84d4376b14e1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868" data-rawheight="493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9bad5918b5ce9772617dcc0e82bc614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868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201402d5151ae4d6bd6e84d4376b14e1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大概也就是10万每年的学费。<img 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87251d85fd5149b0945e190dbd676ccb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1003" data-rawheight="278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50/v2-701ef80e289be220d0ddd5727e963f19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1003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v2-87251d85fd5149b0945e190dbd676ccb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人均每月六七千RMB的生活费,也真的还可以。个人点评:这么看,芬兰很香!
***
20. 加拿大(人均GDP 5.17美元)没见过哪个去加拿大拿不到PR的,总体就是容易,如何拿PR部分就不展开说了,帖子多的是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54b74121925e5ef36885b7a6a6c4c88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90" data-rawheight="248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3889544158f895c1c3eff05918f3053e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9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54b74121925e5ef36885b7a6a6c4c886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从数据上看,在加拿大留学,也不都贵,有的专业有的年纪,甚至可以7200加币拿下,也就是3.6万RMB每年,我觉得很便宜了。然后研究生的话,比本科便宜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6a87769274265054a44ea77b84ea07d7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891" data-rawheight="555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194e6f2d51b3b21d3431c0aa2a1c6091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891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v2-6a87769274265054a44ea77b84ea07d7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生活成本,估计跟城市、跟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差距巨大。具体可以参考这篇:https://studyabroad.shiksha.com/cost-of-living-in-canada-for-international-students-articlepage-544
20. 加拿大(人均GDP 5.17美元)没见过哪个去加拿大拿不到PR的,总体就是容易,如何拿PR部分就不展开说了,帖子多的是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54b74121925e5ef36885b7a6a6c4c886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990" data-rawheight="248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50/v2-3889544158f895c1c3eff05918f3053e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99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54b74121925e5ef36885b7a6a6c4c886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从数据上看,在加拿大留学,也不都贵,有的专业有的年纪,甚至可以7200加币拿下,也就是3.6万RMB每年,我觉得很便宜了。然后研究生的话,比本科便宜。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50/v2-6a87769274265054a44ea77b84ea07d7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data-caption="" data-size="normal" data-rawwidth="891" data-rawheight="555" data-default-watermark-src="https://pica.zhimg.com/50/v2-194e6f2d51b3b21d3431c0aa2a1c6091_720w.jpg?source=1940ef5c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891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3.zhimg.com/v2-6a87769274265054a44ea77b84ea07d7_r.jpg?source=1940ef5c"/>生活成本,估计跟城市、跟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差距巨大。具体可以参考这篇:https://studyabroad.shiksha.com/cost-of-living-in-canada-for-international-students-articlepage-544

1
润学方法论/路线规划/README.md

@ -0,0 +1 @@
Hello World

2
润学见证(证词证言)/README.md

@ -0,0 +1,2 @@
![移民为目标](移民为目标.jpg)

1
润学见证(证词证言)/Readme.md

@ -1 +0,0 @@

0
润学实例/文科/爱尔兰双非非计算机/Readme.md → 经济问题相关/README.md

1
经济问题相关/Readme.md

@ -1 +0,0 @@
Loading…
Cancel
Save